我國汞礦的特點有:礦產(chǎn)地和儲量分布高度集中;儲量組成,以單汞礦床的儲量為主,與其他礦床共伴生的儲量也有一定的比例;貧礦多,富礦少。
一是礦產(chǎn)地和儲量分布高度集中。從全國已探明有儲量的103個礦區(qū)來看,主要集中分布在貴州、陜西、四川。這3個省探明有儲量的礦區(qū)合計55處,占全國汞礦區(qū)總數(shù)的53.4%;3省現(xiàn)保有汞儲量合計6.02萬t,占全國汞總儲量的74%。其次為廣東、湖南、青海3省,探明有儲量的礦區(qū)合計占21.4%,儲量占16.3%。
二是儲量組成,以單汞礦床的儲量為主,與其他礦床共伴生的儲量也有一定的比例。據(jù)統(tǒng)計共伴生汞儲量約占全國保有汞儲量的20%左右,主要共伴生在鉛鋅礦床、銻汞礦床中,有的汞儲量已達到大型礦床規(guī)模,如廣東凡口鉛鋅礦床的伴生汞礦有3000t,陜西鳳縣鉛硐山鉛鋅礦床伴生汞1069t、旬陽青銅溝汞銻礦床,共生汞7257t、旬陽公館汞銻礦床(南礦段)共生汞5895t。雖然共伴生汞礦儲量可觀,但由于選冶分離技術(shù)尚未解決,因此一些礦床對這部分汞礦資源也未能充分利用或綜合回收。
三是貧礦多,富礦少。我國大中型汞礦床的汞品位0.1%~0.3%居多,部分介于0.3%~0.5%,大于0.5%~1%的品位較少,大于1%的品位僅是極個別的礦床。因此,我國汞礦工業(yè)指標,最低工業(yè)品位定為0.08%~0.1%。幾個主要汞礦山開采品位一般為0.15%,最高的也只有0.5%~1%,明顯地低于國外汞礦床。國外一般都開富汞礦床,如世界著名的超大型汞礦床:西班牙的阿爾馬登汞礦床的汞品位為0.6%~20%,平均3%,富礦石為8%~10%;斯洛文尼亞的伊德里亞汞礦床的汞品位貧礦為0.2%~2%,富礦石為6%~7%。
四是礦石工業(yè)類雖多,但以單汞型為主。我國汞礦石工業(yè)類型有單汞、汞銻、汞金、汞硒、汞鈾以及汞多金屬等類型,其中以單汞型礦石為主,而且礦石易采易選易煉,工藝流程簡單,因此作為主要開采對象,宜在坑口附近建設(shè)采-選或采-選-冶聯(lián)合企業(y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