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工廠育秧早
發(fā)布時間:2012-02-25
摘要:這個智能化育秧工廠有2808平方米,是6米高的全封閉PVC透光板構(gòu)建的大棚。14排、1200個近2米高的育秧架子分列棚內(nèi)。每個架子5層,一層擺放30個育秧盤。
19日中午,天門市石河鎮(zhèn),華豐農(nóng)機合作社智能化育秧工廠。
“今天,開春第一撥早稻育秧浸種,下了250公斤‘中香早’4號稻種。”合作社理事沈社青對記者說,“催芽、煉芽、播種,3到4天后就可上育秧架,進育秧工廠了。”
這個智能化育秧工廠有2808平方米,是6米高的全封閉PVC透光板構(gòu)建的大棚。14排、1200個近2米高的育秧架子分列棚內(nèi)。每個架子5層,一層擺放30個育秧盤。
進大棚不到1分鐘,記者的冬裝就穿不住了,渾身冒汗。原來,開著2臺2200瓦“熱風(fēng)爐”。看看溫度計:27.7攝氏度!
“溫度高了怎么辦?”
合作社理事長吳華平笑著說:“有散熱設(shè)備。打開‘濕簾’,再開啟10個排風(fēng)機,即使棚內(nèi)達到40攝氏度,3到5分鐘也可降到20攝氏度。”
“還有自動化噴灌系統(tǒng)。”從大棚頂端垂下的一束束塑料管線,每束對應(yīng)著一個育秧架,每層分出一個噴頭,360度旋轉(zhuǎn),全自動控制。
“要多高溫度就是多高溫度,要多少水就給多少水。陰雨天、寒露風(fēng)、早春干旱,全都不怕。”吳華平自豪地說:“常規(guī)大田育秧要30天,1畝秧苗插100畝大田就頂天了。我們工廠可一次性滿足2000畝大田插秧需求,而且15天就可出好苗。”
“3月初,第一撥早稻秧苗就可出齊了。到時你再來看,綠油油一片!”沈社青熱情地邀請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