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那么一群人,他們大多數(shù)與鐵路沒有直接關系,但卻一直在默默地關注著我國高鐵事業(yè)的發(fā)展,他們擁有一個共同的名字——火車迷。他們來自全國各地以及各行各業(yè),有作家、有老師、有學生、有設計師、有攝影家、有某知名公司的客戶總監(jiān),還有參與了多條重要鐵路線開通首發(fā)的鐵桿火車迷,當然還有很多普普通通的火車愛好者。
2月10日,來自全國各地的40多名網(wǎng)友來到位于青島的中國南車動車組基地,參觀了技術中心車體開發(fā)部及模型展示室,國家工程實驗室實驗廠房,車體七號、八號廠房,轉向架構件加工及焊接流水線廠房,動車組總裝廠房、地鐵總裝廠房以及更高速度試驗列車。
第一站:老廠新貌
在你的印象中,制造火車的工廠應該是個什么樣子?是高大的廠房和煙囪、油膩膩的車間、縱橫交錯的軌道,還是轟鳴作響的機器?2月10日,40多位網(wǎng)友車迷帶著疑問走進了中國南車四方股份公司,為您揭開火車工廠的神秘面紗。
中國南車四方股份公司承擔著動車組、地鐵車輛、機車車輛的制造和維修工作,可謂火車的“娘家”,又是火車的“4S店”。它的前身是四方機車車輛廠,和膠濟鐵路幾乎同時誕生,已經(jīng)有110年的歷史了。有了鐵路和火車,自然就要有修車的地方,建設者是我們過去語境里百年前的“列強”。1950年代,這座工廠終于屬于我們,工人們也把這里的一切都當成自己的事業(yè),一個個“第一”在四方廠誕生。今天,1952年出廠的新中國第一臺蒸汽機車“八一號”榮歸故里,在新廠區(qū)顯眼的位置,與CRH380A一起見證時代進程。
走進新廠區(qū),車迷們被廠區(qū)現(xiàn)代化的氣息所吸引,隨處可見的是彩鋼廠房和玻璃辦公樓,用流行的詞來形容就是“線條明快,視覺簡約”。步入廠房,觀者立刻被現(xiàn)代化的科技氣息感染,類似本文開頭時那些傳統(tǒng)工廠的刻板印象立刻消弭,取而代之的是明亮的燈光、一塵不染的地板和精密的機器,每個人、每臺機器都在自己的崗位上默默工作。在這里,理性和嚴謹,應該是對熱情的另一種解讀。
南車四方宣傳部長向大家講解四方歷史
第二站,觀廠房 揭面紗
10點30分,火車迷們帶著急迫的心情,迫不及待地走進了國家高速動車組總成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據(jù)了解,該中心是中國南車動車組基地的“秘密”地,高速動車組的技術研發(fā)就在這里進行。在此之前,大家就被告知此地“禁止拍照”。
在技術中心模型展示室里面,幾十列極具未來感的新列車頭型展示了公司未來的研發(fā)方向,車迷們驚呼有一種科幻的感覺。中國南車四方股份公司副總工程師梁建英向大家講解,這些頭型不但充分體現(xiàn)了中國的文化元素,而且還具有很好的氣動性能,能夠幫助列車降低氣動阻力,助列車跑得更快、更穩(wěn)、更安全。作為國家保密單位,這是技術中心模型室首次向公眾開放。
剛進實驗室,車迷就看到一臺銀灰色的CRH380A轉向架正在試驗臺上一次次接受“碰碰”地沖擊,實驗室負責人告訴記者,這是轉向架正在進行一千萬次循環(huán)加載疲勞試驗。轉向架就是讓高鐵“雞蛋不滾、杯水不晃”的核心技術。
在離開的時候,網(wǎng)友看到工程實驗室內(nèi),動車組蛇形運行臨界速度,瞬時速度已經(jīng)達到每小時600公里。“我們要保證高鐵時速600公里及以上的安全性和整個運行系統(tǒng)間的作用關系良好,它就是我們保證的安全余量。”。中國南車四方股份公司在CRH380A的研制中,共進行了450多項仿真計算、1050多項地面試驗,在津京、武廣、滬寧高鐵上進行了2800多項線路試驗,累計行程200多萬公里,相當于繞地球50圈,全面驗證了CRH380A的各項技術性能后,才最終研制成功。
由于上午參觀的幾個廠房都被禁止拍照,但在動車組總裝廠房。車迷們獲得了“特許”。車迷們看到動車組在這里已經(jīng)基本成型,神秘的面紗即將被揭開,只不過,還沒安裝玻璃、地板等,也就是給高速動車進行最后的“裝修”。海子網(wǎng)車迷ChinaRH2指著這些即將投入運營的動車組后激動地跟記者調(diào)侃道,說不定哪天就會乘坐到這些尚未下線的動車組,而且概率一定很高。離開之前,車迷們看到工人師傅們正有條不紊地講零部件安放到事先預留好的區(qū)域,流水線的標準作業(yè)讓人舒心。
第三站 看“寶劍” 真痛快
“哇塞,真是太棒了!”不少車迷此行的“終極目的”,便是一睹這輛更高速度試驗列車風采,車迷們親切的稱之為“500公里動車組”或者“cit500”,資深車迷“中原之星”給大家講解,該車設計速度500公里每小時,如果線路合適預計可以沖高到600公里每小時。所以還沒到車旁,不少車迷已經(jīng)迫不 及待地飛奔而去了。銀灰色的外衣、寶劍形的“鼻子”,這列“極速列車”模樣很帥氣。但目前這輛車只是試驗、搜集數(shù)據(jù),科研用:“如果讓這輛車上路跑,那么就要有相應的軌道配置,現(xiàn)有的線路還滿足不了它的需求,如果它運行,線路也要匹配,這就像F1賽車為什么要配備特殊的賽道,是一個道理。”
“我們更高速度試驗列車的頭型,取材于寶劍。”梁建英說,寶劍出鞘的時候,速度極快。記者在現(xiàn)場看到,這列車與平時乘坐動車組不一樣,只有六節(jié)編組,其中四節(jié)里面都載了各種電腦儀器,只有兩節(jié)配備了標準客室,并且頭車與尾車的造型各異。中國南車四方股份公司技術人員介紹說,這列車為六節(jié)全動編組,主要是為了進一步研究我國高速試驗而研發(fā)設計的,不會投入商業(yè)運營。
參觀結束后,中國南車技術人員還與廣大網(wǎng)友進行了面對面的交流,回答了一系列車迷關心的問題,就社會廣泛關注的“中國高鐵自主知識產(chǎn)權”“中國高鐵未來的發(fā)展方向”等問題談了他們的看法。